太阳能政策倾斜能源光照"给力西部"
加强农产品进出口调控,积极支持优势农产品出口,把握好农产品进口规模、节奏。
组件环节,天合、英利、晶科、阿特斯、晶澳、韩华、昱辉、海润、中利腾晖、正泰等十家企业的总产能达到23,750MW,总产量达到19,960MW。2014年新增光伏发电并网容量12GW,分布式2GW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2014年1-11月份,新增光伏发电并网容量4.62GW,其中,地面电站3.15GW,分布式电站1.47GW。
较能源局年初规划的全年光伏并网总量14GW,地面和分布式电站分别达到5.6GW和8.4GW的装机目标,分布式电站并网容量有了很大的缩水。据各地能源主管部门和电网企业的反映,由于承接备案管理及规模管理前后衔接方面的问题,部分省份年度计划下达比较晚,所以2014年年底出现集中建成并网的现象。2014年1-11月,我国硅片出口总额为20亿美元美国《福布斯》杂志1月15日报道,美国一直相信光伏产业可以消灭能源垄断,能源独立也是美国能源政策中非常重要的一条。然而面对强势的中国光伏产业,美国也陷入担忧,中国可能会成为光伏产业的欧佩克,从而垄断。
Ben Santarris最后表示:中国一旦垄断,不仅对消费者不利,而且很多初创公司也将无法存活。去年12月,美国商业部再次调查中国和台湾光伏产品倾销行为,通过计算倾销差价来确定进口产品价格是否低于成本价。就光伏而言,作为一种集合智能化、互联网以及金融产品属性等的能源业态,如何更好的利用包括互联网在内的新技术、新的商业模式,在推动包括电力直接交易等方面,进行一些有益的尝试,势必将对推进能源体制改革以及商业模式创新方面,发挥更大的引领性作用。
而对于融资难,则可以利用互联网建立相应的交易平台,通过资源证券化等方式予以逐步解决。根据新近发布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我国已经确立了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发展国策。作为一种集合智能化、互联网以及金融产品等多种属性的能源业态,光伏如何更好的利用包括互联网在内的新技术、新的商业模式,在电力的直接交易方面做一些有益的布局和铺路,以及围绕节能管理、光伏电站交易生态圈的建设等,则将决定其未来的发展空间和深度。根据现有资料来看,如何解决弃光这一问题,除了要加大电网输出通道的投资建设外,解决光伏发电本身的波动性,使其更好地适应电网也是重中之重,而这与电站后期的智能化运维有关,其中主要包括对光伏电站发电量的预测以及监控。
就是说任何可移动、携带或者穿戴的东西,都可以运用高效砷化镓薄膜技术。具体到光伏行业而言,其未来的技术发展则可能包括以下几部分,制造业相关的技术进步、并网技术以及直接面向普通消费者的光伏产品的技术开发。
根据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的测算,假定全国的平均电价是0.42元,每年上涨4%,光伏是0.9元到1.0元,每年下降4%,这样实际在2025年以前,发电侧就可以达到平价,到2025年还有大概10年~11年左右,完全可以达到大型燃煤电厂相同的价格。具体来看,在破除垄断方面,对于网络型的自然垄断环节,特许经营方式应该对各种所有制的主体开放;行政主导下的垄断性竞争性环节的业务,也将加速放开。中国光伏行业要突破可持续发展的困境,或许可以借鉴一些其他行业的发展经验,多利用一些新的技术、新的商业模式等来解决难题。具体来看,四个革命包括能源消费革命、能源供给革命、能源技术革命、能源体制革命。
从目前的产品来看,有的产品已经开始在市场上出售,有些则处于共同研发、共同开发或者在制造阶段。不过,电网通道可能只是解决目前面临的弃光难题的一个方面。同时,也可以籍此为自身争取更大的发展机会。国家能源局表示,为了保障《行动计划》所提出的2020年战略目标的完成,将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重点推进电网、油气管网建设运营体制改革。
而在技术以及体制革命方面,如果光伏行业能够更好的发挥本身所具有的智能化属性、互联网属性以及金融产品属性等,势必将在推进能源体制改革、技术进步以及商业模式创新方面,发挥更大的引领性作用。创新不足的背后,是整个行业对于政策的过于依赖。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能够发挥自身所具有的各种优势,比如在商业模式方面能够有更多的创新,尤其是在体制变革方面做出一些有益的尝试,将决定光伏未来的发展空间。节能优先下的价差缩小根据我国未来几年的能源发展战略,在推动能源消费革命方面,将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坚决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有效落实节能优先方针,把节能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定调整产业结构,高度重视城镇化节能,树立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加快形成能源节约型社会。
只有在确保安全以及预测后,才能够把光伏和常规电源进行统筹考虑,并尽可能地实现光伏电力的优先消纳。尽管在税费政策调整后,化石能源的价格是否会上涨可能还要受届时的宏观经济形势等影响,但就大的趋势来看,在环境进一步恶化的大背景下,通过将环境成本显性化,是必不可少的选择,这势必会带来相关能源产品成本的上升,并直接反应到最终的销售价格中。除了作为能源供应者外,光伏的另外一大发展空间,则在于将光伏作为一个增加附加值的产品依附在其他产品上面,并由此开辟更大的市场空间。除此之外,就大的方面而言,作为一个兼具智能化、互联网、大数据、金融属性等多种业态的行业,光伏发电如何更好的发挥这种优势,在能源体制变革方面做出一些有益的尝试,不仅将对稳固自身地位以及争取更大发展空间发挥巨大作用,还可能将极大地促进能源体制变革的破局。很显然的是,光伏发电要想抓住能源体制变革这一重要的历史发展机遇,必然需要改变旧有思维,告别对政策的过度依赖,从政策市彻底转向市场化发展。在消费端以节能为主的大背景下,上述四个革命带给光伏行业的发展机会,可能会通过税费改革等措施来提高传统的化石能源的价格,这将进一步降低光伏电价与前者的价差;供给方面自不必说,作为主要的新能源之一,必然涉及到终端应用规模的扩大。
就现有的资料来看,后者可能将承担更大的作用。而实际上,电力体制的松动正在为创新创造机遇。
破解弃光输送通道与智能化运营并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所长王伟胜认为,从太阳能资源以及土地资源等方面来看,西部地区继续大规模发展包括光伏在内的可再生能源的问题不大,但关键是受制于当地的销纳能力,如何将这些发电量进行外送是最大的问题。将决定行业发展高度无论是从整个经济大势还是能源行业本身,光伏所面临的发展机遇自不必言。
打铁还须自身硬。对于整个制造业而言,辅材、装备制造,所需要弥补的缺口,可能要超过电池。
以分布式为例,当前所遇到的几大问题,大多均可以通过这一思路得以解决。而这既需要通过政治层面的强行推动,也需要通过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倒逼行业变革。公开资料显示,业内已经开始进行这方面的尝试。无论是在整个制造业环节还是终端应用所衍生的业务环节,都面临着模式较为单一的制造业化问题。
国家能源局表示,在落实上述目标的措施保障方面,要完善现代能源市场体系,分离自然垄断业务和竞争性业务,放开竞争性领域和环节。在推进电网改革以及发电主体多元化的大趋势下,光伏行业更有可能发挥自身的特性,主动布局能源互联网,在电力的直接交易方面进行一些可行的尝试,既可以为体制变革的破局提供现实的样本,同时也为自身争取更大的发展机遇,可谓一举两得。
对此,行动计划则称,创新驱动是我国由能源大国向能源强国转变的根本动力。在近日召开的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会议上,国家能源局表示,支持重点输电通道建设,增加外来电;积极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12条重点输电通道建设,其中涉及长三角区域输电通道4条,新增输电容量2400万千瓦,总投资870亿元,建成后每年可减少长三角区域煤炭消费超过4000万吨标煤。
一、能源革命下的四大机会在新一轮能源发展战略所引爆的能源革命大背景下,光伏行业无疑将孕育着巨大的发展机会。光伏行业目前虽然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却并非稳操胜券。
据原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彭森透露,按照中央20142020年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来看,下一步将抓紧推进电力、石油、天然气等领域的价格改革,凡是涉及到竞争领域的价格政府管得越少越好,并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包括油价、电价、气价等,政府确定定价的公式,中介机构定时、定期公布国际上几个参考标准的变化情况,由企业自主定价。作为新能源以及新兴产业的重要代表之一,光伏行业也将迎来自己的发展机会。目前在高附加值的汽车市场里大规模生产以后,在中高端常规光伏应用电池领域,这个成本还是有一定竞争力的。国家能源局则表示,为保障2020年战略目标的完成,《行动计划》提出了三个方面的保障措施,除了要推进能源价格改革,推进石油、天然气、电力等领域价格改革外,还要完善能源税费政策,加快资源税费改革,积极推进清费立税,逐步扩大资源税从价计征范围。
公开资料显示,在外送通道建设方面,可能会提速。在屋顶资源方面,可以通过搭建相应的互联网平台来实现扩大资源对接面、扩大市场的交易机会、降低交易成本等目的。
此外,还要完善能源消费政策,实行差别化能源价格政策,加强能源需求侧管理,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二、牵一发动全身的商业模式创新作为新能源以及新兴产业的重要代表之一,光伏行业在新的方面的表现,尤其是商业模式创新方面,只能说是差强人意。
如果任由这种陈旧的模式持续下去,无疑并不利于整个行业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尤其是在能源行业面临整体变革的大背景下。对于能源体制方面,如何打破垄断显然是重中之重。